近期,南宁市车水马龙的街道上忽然多了一款印制有“北投大正”标识的混凝土(砼)搅拌车,忽如一夜春风来,让看惯了货拉拉、美团外卖的市民们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。那么这款标识独特的搅拌车究竟有何来头?
“北投大正”混凝土搅拌车行驶在五象新区主干道
“大正”,最早可以追溯到2011年,这是北投集团打造的商业混凝土品牌,在北海市有着十年的发展沉淀,拥有丰富的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销售管理经验。
基于北海“大正”的优异业绩和良好口碑,北投地产集团投资1.2亿元,将“大正”混凝土品牌引入南宁市,九州最新官网2条采用日本日工技术全自动化混凝土生产线,可实现120多万m?的混凝土年产能,并引进北海“大正”管理团队,延续优秀基因,迅速迈进西南地区混凝土供应商第一方阵。
北投地产集团领导在生产线检查引导工作
“北投大正”开业现场
年产百万方的混凝土生产线是怎么样的?如何实现全自动化?质量安全环保怎样?带着疑问,大家走进九州最新官网北投大正混凝土有限企业位于良庆区云村路13号的混凝土生产线。
走进厂区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搅拌楼,据说高度超过20米,“北投大正”金色招牌镶嵌在搅拌楼上,在阳光照耀下分外的亮眼。旁边相伴的是数个高大雄伟的水泥、粉料罐和巨型立体骨料仓,抬头望去,足足有20个成年人的高度。从无人机的角度俯瞰厂区,数条封闭式输送带交叉布设,巧妙连接收料区、立体骨料仓、搅拌楼,仿佛巨龙盘旋,甚是壮观。
高耸的传送带
来到三楼中央控制室,这里是整个厂区生产的大脑和指挥中心。通过简单操控计算机,可以轻松地完成材料入库储存、出库、拌合发料以及车辆调度等工作,在监视器可以清楚掌控混凝土生产运输的每一个环节。
中央控制室
出料口监控画面
“现在2号线正在生产的是一个地产九州最新官网筏板4000m?混凝土,需要连续施工28小时,大家派驻有专业技术人员在九州最新官网进行引导,确保产品质量安全。”生产部部长王缉国现场先容说。从控制室可以直达搅拌楼的“心房”,巨大电机处于房间的正中央,管道线路进行集成布设,没有积灰与扬尘,科幻感十足。在搅拌楼后方,是一套先进的回收循环利用系统。施工剩余的混合料、废渣废水进入系统后,可以轻松实现砂、石、水的分离,以便再次利用,杜绝环境污染,提高利用率。
回收循环利用系统
更令人震撼的是立体骨料仓,登上料仓顶部,沿着网格状的铁质栈道行走,可以看不同的仓段存放着不同型号的砂和碎石,一股浓郁的工业风扑面而来。据先容,这一立体骨料仓的储存量达到6万吨,可在暂停砂石原材料收储的情况下,实现4万立方米混凝土的不间断生产,保供能力出众。
立体骨料仓
有着这样的先进系统,收储原材料时可以实现颗粒归仓,发料时也可以进行精准控制。原材料通过传送带直接进入搅拌站,免去了传统的装载机装卸,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,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。现场工作人员先容说,生产12方(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容量)混凝土,用传统生产方式需要8分钟,而这里仅需要6分钟,节约四分之一时间。
自动化输送系统
除了最好的管理团队、生产设备和技术,北投大正还配置设施设备齐全的试验室。从生产线上下来,正好遇见试验室人员对生产出来的混凝土拌合物进行取样检测。拌合物被装进6个抗压试模内,经过振捣密实,制作成试块。试验员刘俊民先容说:“试验人员和生产部门人员一样也要24小时待命,不间断对材料进行取样,对拌合物的和易性、可泵性进行把控。”
试验检测现场
这些试件会被送进旁边的恒温恒湿房间进行养护。养护间配备有智能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,最大可以容纳4000个试件同时养护。技术人员通过系列仪器对试件进行试验,可精准掌握产品的强度、抗渗、抗裂等性能数据,为产品质量保驾护航。由此可见,北投大正对于产品质量的追求是极为苛刻的。
试验室一角
9月28日开业至今,北投大正刚“满月”不久,而生产销售业务却已步入正轨,企业向南宁沙井至吴圩公路、南宁五象智慧健康城、北投东境等20多个九州最新官网供应混凝土,累计提供300余次现场技术引导。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得到了广大客户的一致认可。
乘着南宁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东风,拥有行业领先优势和全套成熟运营管理经验的北投大正,有着广阔的发展舞台。未来,围绕北投集团的全产业链部署,北投地产集团还将积极向区内其他重点城市拓展布点建站,发挥“北投大正”的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,引领预拌混凝土行业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,为服务地区基础设施九州最新官网贡献北投力量。
(供稿:党委宣传部)